一篇文章的写成和翻译,都受到文化的影响,这是不同文化之间行文差别的根本原因。不论是写文章,还是翻译文章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文体知识差异的影响。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文体知识是储存在所谓的认知图示结构中的,在写文章或翻译过程中,这些模式会自动地调出来。对于同一母语文化者的读者来说,这些文体知识会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但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和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把母语文体知识照搬到目的语,会往往让人读起来很费劲。
一般来说,德国的Berichte,Erzählung, Erörterung, Beschreibung常常被我们中德文文化工作者、学习者对照理解成汉语中常见的文章体裁:新闻报道、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那么这种对照是不是完全对应的呢?德语里区别文章体裁的不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而是篇章的功能。Berichte和Beschreibung 是传递信息,Erzählung是供人消遣,Erörterung是阐明道理。汉语则根据文章,主题的展开方式及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将文章分为不同的类别。德语文章的行文特别是Erörterung一类非常讲究逻辑,需要通过连贯的推论来验证结论,汉语的议论文中却常常出现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某事件而引出深刻的道理,使读者受到启发,德语里只有寓言故事才有这样的作用。既然德语和汉语的文章,体裁分类方式不一样,类似文本中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有必要在翻译的时候强调文章体裁的差别。翻译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文字和句子层面,分要析不同文章的行为模式结构特点以及写作目的,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活动,即将原文的意义用目的语的文字表达出来,既要做到忠实原文,又要做到通顺。由于中德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到词类转换法。比如在德译中过程中,将名词转化为动词。因为在德语公文语体中有非常多的动词化名词,但是在翻译的时候,如果还是将名词翻成名词,只会使得译文带有一些德文的味道。另一种方法是语态转换。德语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很少使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凡是看到被动语态,我们不能死翻硬翻,要随时变换语态,使语态符合汉语的习惯用法。
陪同口译一天多少钱:国译翻译公司专心提供语种翻译解决方案,协助涉外企业解决一切和语言相关的疑难问题,提供高性价比的母语翻译服务。国译翻译公司集结了以专业技术翻译为特色的多语种翻译人员数500多人。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平台整合,国译翻译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翻译流程,实现了对翻译项目的专业策划和精确完成。国译翻译公司的宗旨是:协助涉外企业打破语言隔阂,促进语言服务行业内部交流,实现翻译资源共享,共同创造经济价值与竞争优势,携手共赢!我们国译翻译,也立志做精国译翻译,客户满意是我们的目标!
上一篇:全球资产管理,未来看中国 | 十二月刊导读
下一篇:阿语翻译的现状与未来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存在着不同,中国学者所著的文章或多或少会出现语法错误或逻辑表达含糊等方面的问题,如此便无法准确传达作者思
——不仅翻得准,还要翻得稳、翻得值在如今语言服务市场鱼龙混杂的背景下,不少人疑惑:● 价格高的就是专业?● 有官网的就是专业?●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与国际市场进行有效沟通。这不仅仅涉及到产品说明、营销材料,还包括客户服务和网站内容的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