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 陪同翻译 - 国译人工翻译

当前位置:国译翻译公司 > 资讯 > 陪同翻译 >

常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翻译工作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也要求译者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方方面面的常识。可以说,翻译需要“杂学”。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表示知识的广博与庞杂,这不仅仅指博览群书,还包括见闻多,阅历多,生活多,经验多。经过一系列的翻译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译者对杂学知识的储备越丰富,对原文的理解就越准确、越透彻,对语言的表达也能更贴切、更达意。因此,译者在译余之时也应注重对各个领域常识的积累,如此便能在翻译时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译者对于语言文化背景常识的了解是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从而直接影响着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Jane Austen的名作Pride and Prejudice中,有这样一句话,“Sir William and Lady Lucas are determined to go, merely on that account”。这句话有时会被翻译为“威廉爵士和卢卡斯夫人……”,那么中国读者就会把他们当作不相干的两个人。但若是译者知道英国贵族之间的称呼习惯,并按照中国人惯常的思维,稍稍进行一下调整就能更便于读者去理解人物关系——“威廉爵士夫妇已经决定去拜望他,他们也无非是这个用意”。又比如说,“As a teacher, he has shown dedication to the youth and a love of learning”,一种翻译是“作为一个教师,他已经显示出对青年的献身和对学生的热爱”。“as”往往会被习惯性地转换成“作为……”的表达,但其实用“身为……”来强调一个人的身份或职业等更为贴切。在翻译时,尤其需要注意英文中的不定冠词(a/an)是否需要翻译。英语单词“show”被表述为“显示”,无疑与原句的意思产生了偏差,因为“显示”是一个主动、张扬的动作,而原句带有的情感色彩是褒义的,此时就应该转换一下视角。经过审校,宜改译为“大家看得出来,他身为人师,立志教育青年,自己也好学不倦”。
此外,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会遇到熟语,若是缺少这方面语言常识的积累,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熟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摆出陌生的脸来的,一类是冒充老朋友的——后一类更加危险,一不留心就会上他的当,因此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在“You may think at first I'm as mad as a hatter”中的“hatter”本义为“帽匠”,而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没有“像帽匠一样发疯”这一说法。但在西方文化中,古时候的帽子,在制作时必须使用含有剧毒的水银。而由于帽匠长时间接触水银,他们会产生痉挛以及情绪起伏过大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就跟发疯时的状态一样。遇到这种情况,译者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浅层语言涵义,而应该传达文化背后的内涵。
毋庸置疑,翻译离不开常识这一方面,常识对于翻译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翻译的基础,还决定着译文的成败。翻译是知识,是学问,也是生活。所以说,学翻译的人一定要博览群书、杂学旁收,多多体验生活,丰富生活阅历。
权威翻译公司:国译翻译公司是中国翻译产业的先行者、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践行者,因一贯提供卓越品质而在业界享有独特声誉。国译翻译在财经法律、机械汽车、工程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市场文宣五大核心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先的质量优势,国译翻译公司在中译外、外译外、外籍母语翻译、润色和改写五大服务板块具有国内领先的资源优势,在大型工程项目、多语种文档、软件和网站本地化项目上更具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


上一篇:真正的翻译
下一篇:语境与词义选择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