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面临字面翻译和语境理解的挑战。正确理解原文背后的意图、文化背景和具体语境,能帮助我们避免翻译误解。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具体案例,探讨如何避免字词对应的陷阱,并在翻译中做出更符合语境的选择。
【背景】某跨国公司美国总部写给员工的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的误区和事实
【原文】myth: It is not safe to receive a package or letter from China.
【初译】收到来自中国的包裹或者信件是不安全的。
分析
在这句翻译中,“收到”一词未能准确表达“接触”或“签收”的真正含义,造成了“不安全”含义的误传。原文指的是与来自中国的物品接触可能存在风险,而非“收到”本身存在问题。
参考译文
Myth: There is a risk of infection when receiving packages or letters from China.
通过这种调整,译文更准确地传达了“接触”带来的风险,而不是误导为所有“收到”的行为都不安全。
【原文1】我们公司的钱不够。
【初译1】We are short of money.
【原文2】你带了钱吗?(在餐厅吃饭)
【初译2】Do you have money?
分析
在中文中,“钱”有多重含义。公司“钱不够”通常指资金流动问题,而在餐厅吃饭“带了钱吗”则是询问是否带了现金或饭卡。初译的“money”过于宽泛,无法准确传达语境中的差异。
参考译文1
We are short of funds/cash.
参考译文2
通过区分“资金”和“现金”,我们能更精准地反映原文含义,同时确保译文符合语境。
【背景】某县级市投资环境报告
【原文】某市有6所普通高级中学、3所大学和1所国际学校。
【初译】XX is currently home to 6 general senior high schools, 3 universities and 1 international school.
分析
原文中的“大学”并非指一般的本科院校,而是指职业类高等教育机构,使用“university”显然不准确。根据县级市的情况,查证得知这些“大学”实际上是职业中专类院校。
参考译文
XX is currently home to 6 general senior high schools, 3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1 international school.
通过这种处理,译文避免了不准确的“大学”翻译,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
这三个案例提醒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避免字面翻译的陷阱,更要深入理解原文背后的意图。具体来说:
通过这些技巧,我们能避免误解,提升翻译质量,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翻译中的语言处理与文化适配
下一篇:翻译中的分词短语误用与逻辑重心调整:案例分析
国译翻译(Global Translation)为内燃机先进装配技术发展论坛提供了专业的同声传译服务,确保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专家、工程师和企业代表
**国译翻译(Global Translation)为纳通医疗(Natong Medical)**多场国际医学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专业的同声传译服务。服务内容涵
西班牙以其丰富的文化、优质的教育体系以及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往深造。如果你打算去西班牙留学,办理留学签证是必须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