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专利翻译公司 - 陪同翻译 - 国译人工翻译

当前位置:国译翻译公司 > 资讯 > 陪同翻译 >

法语专利翻译公司


很多客户在找我们做专利翻译的时候,都会多问一句:“你们做法语的吗?”这其实不奇怪——相比中英翻译,法语专利翻译确实是一个比较“细”的小领域。一方面是因为法语语法复杂,专业术语又偏难;另一方面是因为专利本身的翻译就不容出错,一旦涉及权利要求,语言就是法律,哪怕一词之差也可能影响保护范围。

我们想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些我们在法语专利项目中实际遇到的坑和经验。


专利翻译,最怕“翻对了字,错了意思”

不止一次遇到客户把一份“翻译过的专利”拿给我们重校,我们一看,有的确实语句通顺,词也没错,但结构乱了,逻辑不通。这类问题在英文中尚能容忍,放在法语里问题就更明显。

举个例子:
英文里的“a device configured to...” 在专利语境中常被译为“un dispositif conçu pour...”,
如果翻译者不熟悉专利文体,可能会写成“un appareil qui peut...”之类表达,看似意思没差,但在专利逻辑里,“配置为”是限定特征,“能够”则更像功能陈述,这直接关系到权利保护边界


法语难在哪?

除了专利特有的句式结构,法语翻译中还经常遇到几个实际难点:

  • 术语不统一:机械、电子、电气、医械等领域,法语术语很多是从德语或拉丁体系过来的,不查词库很容易出错。

  • 句子很长:尤其在说明书正文部分,一个句子动辄五六十个词,中间夹从句、介词短语,翻译时要么保持原结构、要么拆解重构,不能一味“直译”。

  • 法律感要强:法语专利对语言的严谨性要求甚至高于英语,表达上更强调“中立”“被动”和“去人称”。


我们怎么做这类项目?

我们在做法语专利时,一般会设置两层控制:

  1. 专利背景匹配:根据专利所属领域(比如汽车、通信、医械、能源等),匹配有对应背景的译者,至少有阅读原始专利的经验;

  2. 术语库+项目审核机制:建立术语一致性记录,关键术语在翻译前确认一次,翻完后再由审校人员专门做语法结构与权利逻辑的审查。

很多客户要求翻译完可以直接用于法国INPI或EPO提交,所以我们也会按照官方格式进行段落排版、标题处理、图标说明的调整,确保提交时不被打回。


一点实际建议

对于企业或个人申请人来说,如果要做法语专利翻译,可以注意这几点:

  • 如果有英文版原文,建议一并提供,这样可以做“双向参考”,提高术语准确性

  • 若涉及技术图纸,最好提供说明图注或文件原始版本,避免翻译时遗漏;

  • 留足排期时间,法语翻译+审校+排版比英语普遍要多2–3天

  • 如果是PCT阶段翻译,要确认好目标语种的受理范围,是否按EP国家提交或单独国家路径。


写在最后

专利翻译这种工作,说白了不是拼“快”,而是拼“准”。我们在做法语专利项目时,每一个逗号、每一处“其特征在于”,其实都在翻一层“法律语言”。

有客户开玩笑说,我们不是在翻译,是在“写专利”。这话虽夸张,但确实说明了:真正合格的专利翻译,是要能让专利审查员读得懂、信得过,也让客户敢拿去用的。

——这是我们做语言服务最基本的底线。


如需进一步了解我们在法语、德语、日语等语种的专利翻译经验,欢迎留言或交流。我们不敢说翻得最快,但我们能保证认真。

国译翻译 / 专利项目团队



上一篇:专业外文文献翻译成中文
下一篇:法院起诉文件翻译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