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年薪可观的“精神分裂者” - 同声传译 - 国译人工翻译

当前位置:国译翻译公司 > 资讯 > 同声传译 >

同声传译:年薪可观的“精神分裂者”


                                                          2015-12-20   09:30    作者:    来源: 国译翻译

 

    参加过国际性会议的人们都知道,参会人在入场的时候都要领取一套耳机设备,这就是同声传译的收听工具。演讲者在台上说着外语,我们通过耳机则几乎可以同时收听到中文的翻译,这同步的翻译就是从会议大厅角落里的一个“箱子”中传出来的,这个“箱子”就是我们同声传译译员工作的地方。
 
同传译员被戏称为“精神分裂者”
 
    同声传译一句话翻译完,一般与原话说完仅隔3秒钟,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同声传译时,戴着耳机的同声传译员紧盯发言者的口形,凝神细听讲话内容,还要进行笔录,要在瞬间译成汉语,传递给戴耳机的听众。耳听、眼看、手记、嘴说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同声传译员有时被戏称为“精神分裂者”。
 
    同传基本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做得好是应该的,可若稍有偏差,遭遇的难堪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甚至有被主办方赶出去的可能。所以选择做同传,就免不了承受很大压力。所以做同传译员的人士基本都会采用自己的一些方式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有些会去餐厅里参加一些舞蹈表演,有些会去搞一些极限运动,赛车等等,面对困难把它当做一个挑战,坚持不放弃,不懈追求极限的态度决定了译员之间的不同。同传也和学舞蹈赛车一样,刚开始没有必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太苛刻,要通过不断的改进慢慢成长。
 
同声传译连续做20分钟人就有些失常
 
    同传译员是一项极为消耗体力的工作。据一位已经从事八年翻译工作,五年同声传译工作的我们专业译员介绍,一场同声传译通常是两三个人一组搭档完成,每工作20分钟就要换人,这是因为同声翻译是一项精神压力极大的工作,在翻译过程中精神需要高度集中,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口齿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有人曾做过实验,做同传连续超过20分钟人就有些失常了,如果工作时间太长人就要疯掉了。你可以试试跟着电视上播音员连续复述20分钟,看看是什么感觉,更何况还是翻译外语。“有时候碰上自己身体状态不是很好的时候,一场同传坐下来,我感觉自己像刚跑完1000米测试一样,有种脱水的感觉,体力相当透支。”该专业译员说。
 
给科学家做同传最难
 
    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国际性会议做同传,事先准备是很重要的。需要准备大量的专业词汇,了解会议的背景,和组织者、演讲者沟通,越专业的会议就越需要提前仔细准备。做了两年多同传的王茜觉得给政治人物翻译最容易,因为不会涉及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给科学家做同传是最难的,因为不光是专业领域的很多内容,而且他们有自己的逻辑,他们的思路有时候和普通人不太一样,这对同传翻译是有很大影响的。而给有口音的科学家做同传则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专业译员说,有一次给一对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兄弟做同传,他们是研究化学助燃剂的,一个是因为澳大利亚英语的口音非常怪,一个是演讲跳跃性很强,同声传译的时候让听众摸不着头脑。
 
同声传译常被称为“口译的极致”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俗称“箱子”)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其翻译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同声传译常被称为“口译的极致”。
 
同声传译人员应是“杂家”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并非人人都能胜任。曾经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秘书长杨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汉语和外语语言的基本功要好,这是从事同传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素质。其次,口译的技能要过硬,这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另外,传译从业者还需要具备一些“天赋”,例如反应敏捷、记忆力强、思维清晰、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好。
 
  由于同传译员要接触很多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知识面很广,是一个“杂家”。还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上场时做到不紧张,遇到突然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能够接受各种挑战,对自己的错误有清晰的认识,善于顾全大局。此外,体能也是很重要的一项素质,因为做同传工作要精神高度集中,劳动强度非常大,所以身体素质一定要好。

     质量好的翻译公司:国译翻译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多语言翻译的专业语言翻译服务机构。国译翻译秉承着“业精于勤、立心为本“的宗旨,致力于语言翻译解决方案和技术资源的整合业务,通过了近十多年的语言服务经验,目前已建立成熟的行业术语库及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并与500+专业译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翻译经验。


上一篇:同声传译,口译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同声传译不为人知的心酸有哪些?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