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翻译中的“陷阱”与规避技巧 - 同声传译 - 国译人工翻译

当前位置:国译翻译公司 > 资讯 > 同声传译 >

中式英语:翻译中的“陷阱”与规避技巧


中式英语:翻译中的“陷阱”与规避技巧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Chinglish(中式英语)逐渐走向世界。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产生的一种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言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甚至开始追捧Chinglish,甚至有课程专门教当地人学习中式英语,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式英语可以随处使用,它往往缺乏逻辑性,容易给非母语的英语使用者带来困扰。

对于翻译人员而言,中式英语是汉英翻译中常见的陷阱。本文通过几个具体例子,分析常见的中式英语问题,并提出规避方法。


问题一:不顾英文的常见表达方式

1. 不合适的直接翻译:

原文:
“我们着力维护周边睦邻友好大局。”

初译:
“We focus on maintaining the friendly situation of surrounding countries.”

审校:
“We worked hard to 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our neighbors.”

分析:
在中文中,“周边睦邻友好大局”是常见的表述方式,但在英文中,“friendly situation”这一说法显得生硬和不自然。英语表达需要关注的是“友好关系”的概念,且“周边”不必过于具体,译成“neighbors”即可,简洁又清晰。

翻译技巧:

  • 避免直接照搬中文表达,应了解英语中常见的习惯用法。
  • 根据上下文,选择更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词汇和结构。

2. 形容词堆砌:

原文: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初译:
“Over the past year,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审校:
“Over the past year,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分析:
中文倾向于在名词前使用多个形容词修饰,而英文中如果仅用“leadership”已经能准确传达信息,避免冗余。

翻译技巧:

  • 英文往往更简洁,不需要在每个名词前都加形容词修饰。
  • 适当删减不必要的修饰,提升译文流畅性。

问题二:没有逻辑,信息堆砌

1. 信息堆砌导致句子不清晰:

原文:
“2012年底,爱它基金发起国内首个规模化助疗犬公益项目‘助爱天使’。”

初译:
“In the end of 2012, AITA Foundation launched the therapy dog recruitment program, ‘Helpful Angel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China.”

审校:
“‘Helpful Angels’, the first therapy dog recruitment program in China, was launched by AITA Foundation at the end of 2012.”

分析:
原文按中文叙述习惯,先讲时间、地点等次要信息,导致句子重心后移。而英文中,重心通常放在句子的前面。审校版调整了句子顺序,使“助爱天使”这一项目名位于句首,更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翻译技巧:

  • 英文更注重逻辑清晰,重要信息应优先呈现。
  • 通过调整句子结构,确保句子的焦点突出,信息流畅。

2. 语言过于直译,逻辑不清:

原文:
“自从去年八月初加入爱它基金以来,虽然兴奋,我的心情却一直夹杂着忐忑。”

初译:
“Ever since joining AITA Foundation in August last year, I feel excited but uneasy.”

审校:
“Since I joined AITA Foundation last August, I have felt quite excited, though somehow uneasy all the time.”

分析:
初译中的“feel excited but uneasy”虽然可以理解,但“but”的转折语气过于强烈,未能准确传达原文中的“兴奋中夹杂着忐忑”的微妙情感。审校版通过更合适的“though”来表达这种情绪上的纠结,使语气更加自然。

翻译技巧:

  • 对于情感、态度的表达,英语句子的逻辑转折要更为细腻,避免直接翻译中文的转折词。
  • 翻译时要考虑语气的强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问题三:不符合英语逻辑和表达习惯

1. 语法冗余:

原文:
“香港著名女星朱茵出任爱它基金‘爱它大使’,并为爱它基金拍摄了公益广告。”

初译:
“The Hong Kong famous movie star Athena Chu became ‘Ambassador’ of AITA Foundation and shot an public awareness ad for us.”

审校:
“Hong Kong movie star Athena Chu appointed ‘Ambassador’ of AITA Foundation and featured in an AITA advertising movie.”

分析:
初译中的“famous movie star”冗余,“女星”本身就意味着“著名”,无需重复。此外,原文中的“拍摄公益广告”其实是“出演公益广告”,所以应调整为“featured in an AITA advertising movie”。

翻译技巧:

  • 适当删去不必要的词汇,简化句子。
  • 注意细节,确保词汇的精确和逻辑的准确。

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陷阱”?

  1. 意识到语言差异:
    译员需要意识到中英文在表达习惯、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处理句子结构、逻辑关系时要特别注意。

  2. 避免直接翻译:
    不要被中文的字面意义束缚,要理解句子背后的意思并用英文表达出来。避免在翻译中做“拼字游戏”。

  3. 注意句子逻辑:
    英文更重视信息的逻辑关系,译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让信息呈现的顺序更加清晰、易懂。

  4. 不断优化和修改:
    完成初稿后,反复推敲译文,思考是否有更自然、更地道的表达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冗余和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

  5. 培养语感:
    提高自己对英语表达习惯的敏感度,培养语言感觉。多读原版英文文章,积累表达的素材。


总结

中式英语是一种由汉语思维方式影响所产生的语言现象,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但在实际翻译中,如果过度依赖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导致译文逻辑不清、语句生硬。翻译人员应当通过了解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灵活调整翻译策略,确保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意,又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逻辑。



上一篇:中英文表达的差异:如何在翻译中确保逻辑清晰?
下一篇:翻译技巧:从关键词到准确表达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