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品说明书翻译 - 电话口译 - 国译人工翻译

当前位置:国译翻译公司 > 资讯 > 电话口译 >

进口药品说明书翻译


在药品国际贸易中,说明书翻译看似只是文字转换,实则涉及合规要求、用语标准、监管风险和公众安全。一份说明书如果翻译不当,不仅可能被退审或延迟注册,还可能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甚至产生法律风险。

那么,进口药品说明书在翻译时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企业应如何选择翻译服务?本文为你拆解重点。


一、药品说明书翻译≠普通中英翻译

药品说明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通用名、商品名、成分与含量

  • 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

  • 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信息

  • 用法用量、贮藏方式、包装规格

  • 生产企业、上市许可持有人信息等

其中每一个术语、单位、描述都有严格的监管要求。一旦出现翻译偏差或术语使用错误,将直接影响药品的审批与流通。

例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在监管用语中是不同的;“不可逆抑制”与“可逆性抑制”的表达差异可能涉及药物机制误解。


二、必须符合国家药监机构(如中国NMPA)的格式与语言规范

中国药监局(NMPA/原CFDA)对进口药品说明书有明确要求:

  • 必须翻译成规范的简体中文

  • 翻译内容应与原文内容“等效表达”

  • 不得擅自添加、删减、修改原文含义

  • 使用行业通用术语、中文药典/法规标准中的正式表达

如果说明书中使用口语化、直译腔、非标准术语,容易导致药监退件或要求整改。


三、翻译公司必须具备“医药类术语处理能力”

进口药品的说明书通常原文为英文、法文、日文等,涉及复杂的医学、生物、化学术语。合格的翻译团队需要:

  • 熟悉ICH、GMP、WHO、EMA等国际医药标准

  • 熟练使用医学词汇、药典术语(如《欧洲药典》《美国药典》《中国药典》)

  • 能根据说明书风格调整语言,如美式医学表达 vs 中文药监官方用语

如果翻译公司使用非专业人员,仅凭语言能力处理这类文本,可能导致专业误译、术语错用或逻辑混乱


四、进口药说明书翻译常见错误(举例)

错误示例 1:
原文:“Drug X is contraindicated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c impairment.”
误译:“药物X适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
正确翻译:“药物X禁用于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

错误示例 2:
原文:“Store below 25°C in original packaging.”
误译:“在25°C以下存放在任何包装中。”
正确翻译:“请在25°C以下、原包装中保存。”

这些看似微小的错误,可能会导致注册延迟或用药误导。


五、推荐翻译流程

一份合规的进口药品说明书翻译,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项目立项与原文审查

  2. 具备医学背景的双语译员初译

  3. 资深审校员进行术语/表达标准审核

  4. 中英术语表整理与交叉校对

  5. 客户回改确认,形成正式提交文本

  6. 支持同步制作标签内容、中英文比对版本、药监递交流程对接


小结:一份药品说明书,是一份法律文件,也是一份生命文件

进口药品说明书翻译,必须在“专业语言”“合规要求”“公众安全”之间做到高度平衡。请交给真正懂医药语言、熟悉法规标准的专业翻译团队完成。


热门搜索关键词推荐

#药品说明书翻译
#进口药品注册材料
#医药翻译公司推荐
#药监局说明书翻译要求
#说明书中译英
#说明书英译中
#药品标签翻译
#医疗器械翻译服务
#NMPA说明书翻译
#药品不良反应翻译
#医药类术语翻译
#翻译公司药品注册



上一篇: 如何选择口碑好的翻译公司?
下一篇: 通信翻译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