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是明确描述学习者在培训结束后能够掌握并实践的能力的陈述。它不仅帮助学习者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动力并帮助他们为课程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与课程目标密切相关,课程目标定义了学习者在完成培训后应达到的最终状态。明确这一目标后,就能清楚地知道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来引导学习者达成这些目标,从而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例如:
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所有目标(不仅仅是学习目标)都应该遵循SMART原则。
SMART原则:
以下是几个遵循SMART格式的学习目标示例:
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
为了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培训师和教育者应根据三个关键支柱来构建目标。以下是如何围绕这三个支柱编写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
#1 知识:学员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第一个支柱是知识:培训结束后,学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并且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要真正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学员的角度出发,而不仅仅是从教学内容或培训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学习目标中的动词应具备可衡量性,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理解”或“知道”。应使用以下这些具体的动词:
例如,“本课程结束后,学员将能够描述开车时发短信的四大危险。”
在课程中期进行评估有助于确保学员理解并记住内容。学员也可能因为知道课程中会进行评估而更加投入。评估可以是简单的,比如一个包含几个多选题的小测试,或是让学员写出一些解释。如果在培训过程中适时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培训师根据学员的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2 能做:学员应具备哪些实践能力?
第二个支柱是“能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以及培训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实践能力?学习不仅仅是记住或理解一个概念,它还需要学员能够将新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实践部分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学员迅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当学员能够运用所学技能时,会进一步巩固学习的效果,使概念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论,而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此外,这也与学员的动机相关:如果学员早早看到所学内容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他们会更有动力完成课程。
“能做”部分的内容因课程的主题不同而异,可能包括教授他人、与同学合作练习新技能、角色扮演、完成实际任务等。可以使用以下动词来描述实践部分的学习目标:
例如,如果课程内容是关于在网站上新增一个模块,那么学习目标的“能做”部分可能是:“本课程结束后,学员将能够为网站的HR部分添加一个新的员工专区。”这样的目标可以加深学员对主题的理解,并加强记忆。
#3 相信:学员应该具备哪些信念?
第三个支柱是“相信”:学员在培训结束时应该相信什么,或是拥有怎样的价值观?
你希望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具备什么样的信念?你希望他们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吗?因为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而感到成就感吗?还是能够更加坚定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虽然在学习目标中具体描述信念可能比较困难,但如果你能够精心设计课程并为学员提供定期的反馈、鼓励,并有效地表达学习目标,你将能够帮助学员在课程结束时产生信念上的转变。为了帮助学员形成新的信念,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课程结束时,你希望学员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够形成新的信念。那么,这个“信念”是什么呢?
学习目标最好遵循SMART格式,并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确保它们包括学员应该知道、能做、并相信的内容。
如果你需要关于课程开发、内容创作、在线课程管理或课程翻译的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数字货架与翻译:如何通过语言适配赢得全球市场
下一篇:提升翻译质量的关键:精简语言与精准表达
2015-12-20 09:30作者: 来源: 国译翻译 最近,关注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观
2015-12-20 09:30作者: 来源: 国译翻译(1)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
Farewell Remarks by Ambassador Liu Xiaoming and Madame Hu Pinghua on Social Media 刘大使:今天,我和夫人胡平华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