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合同翻译? - 交替传译 - 国译人工翻译

当前位置:国译翻译公司 > 资讯 > 交替传译 >

怎样进行合同翻译?


——专业、准确、严谨是核心要义

在跨国业务日益频繁的当下,各类合同文件的多语种翻译需求越来越多,如商业合同、租赁协议、劳动合同、技术服务协议等。合同翻译不仅关乎语言转换,更关系到法律责任、权利义务的清晰表达。一旦翻译失误,可能会引发重大法律风险。

那么,合同翻译到底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带你系统了解合同翻译的关键步骤与专业标准。


一、明确合同类型与适用法律

翻译合同前,首先要确认该合同属于哪一类(如劳动合同、购销合同、租赁协议、合资协议等),并且了解其适用法律体系(如中国法、美国法、英国法等)。不同法律体系下的措辞、格式、条款构造存在明显差异,对翻译有重要影响。

✅ 专业建议:合同翻译应由熟悉目标语言法律背景的译员完成,尤其涉及国际仲裁、争议解决等条款时,更需精准无误。


二、使用法律专业词汇,保持术语一致

合同语言具有高度规范性,常用一些固定的法律术语、表达方式,不能随意“意译”或“口语化”。

举几个例子:

  • “Notwithstanding anything to the contrary herein” 译为“尽管本合同另有规定”

  • “Party A shall indemnify and hold harmless Party B…” 译为“甲方应赔偿并使乙方免受损害……”

同时,文中出现频繁的术语,如“本协议”(this Agreement)、“附录”(Appendix)、“违约”(breach)、“终止”(termination)等,要确保前后一致、统一使用。

✅ 专业建议:专业翻译公司一般会使用术语库合同翻译模板,保持条款准确、风格统一。


三、结构和格式严格对照原文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其段落编号、标题格式、条款序号、附件引用等均有严格逻辑和结构,翻译时必须保持与原文一致。

❗ 禁忌操作:不得随意增删内容、打乱顺序或合并段落。格式错乱可能引起阅读歧义或无效条款。


四、忠实原意,避免自由发挥

合同文本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权利义务,因此翻译时务必精准传达原意,避免情绪化、文学化表达。即便原文表述模糊,也不能主观揣测或添加说明。

✅ 专业建议:对于原文语义含糊或存在歧义的部分,可做双语注释或加括号解释,但应保留原意为主。


五、复核审校与法律专业校对

完成初稿后,还需至少一轮母语审校或法律专家审校,复查以下方面:

  • 术语使用是否准确

  • 条款逻辑是否顺畅

  • 法律概念是否适配目标语言国家习惯

  • 格式是否对齐,是否存在错字、漏译

专业翻译公司一般采用T-E-P模式(翻译—审校—校对),提升最终质量。


六、注意保密性和安全性

合同内容通常涉及商业机密、客户隐私或交易信息,翻译过程中必须严格保密,避免任何信息泄露。

✅ 专业建议:选择正规翻译公司时,确保签署保密协议(NDA),并使用加密传输工具和管理系统。


七、适时提供法律化表达建议

对于面向外国客户或需提交海外机构的合同,在保留原文含义的基础上,翻译公司可适度提供符合目标法律体系语言习惯的表述建议,如英美法系中的:

  • “Whereas” 引导背景说明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引入简称

  • “Force Majeure” 表示不可抗力条款

这些都能增强合同在海外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总结:合同翻译,专业才是保障

合同翻译看似只是“中译英”或“英译中”,但实际上它要求译者具备:

  • 语言专业能力

  • 法律领域知识

  • 精准表达技巧

  • 审慎职业态度

建议选择有法律翻译经验、流程规范、译员专业的翻译公司来执行这类高风险文本翻译项目,确保在法律和商业层面万无一失。



上一篇:专业翻译公司是如何保证高品质服务的?
下一篇:翻译公司盖章多少钱?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